傳統殯葬儀式中,家中的親屬,長子,次子,長孫,都是有相應分工的。今天
沈陽墓地講講在傳統殯葬儀式中,孝子們怎么分工?
長子:一般是作為第一繼承人,所負責的內容是,摔盆,打幡。一些地區長子還負責接經。(如果沒有子女的情況會安排侄子/外甥來打幡、摔盆)
次子:一般是抱靈位牌或者是遺像。
孫子:負責扶靈,在沒有次子的情況下頂替次子所負責的內容。
女婿或侄子:負責撒路錢。
在古代,女孩是不能在殯葬儀式中擔任任務的。
現代已經沒有古代的那種等級,而且大多是獨生子女,對于喪葬禮儀也就從簡了,多數都是一兩個孩子來全權負責以上這些工作。
喪葬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這主導的地位,其中還夾雜這我們傳統的儒學思想,儒學中主要提倡仁政,以孝治國,其中在宋代,這個孝字基本上發展到了極致,孝道理念進入到喪葬的文化中,深深影響到人們對喪葬的一個心理與態度。喪葬文化主要就是體現著一個孝字,孝道理念的深入,是的喪葬文化從一個儀式,變成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,從群眾中深入擴散這一理念,讓孝道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