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墓碑形式和墳墓種類
墓地墓碑形式基本上只有兩種:即為豎式墓碑和橫式墓碑。
豎式墓碑,其碑文所有文字是從右向左、自上而下而直寫的;
橫式墓碑,其碑文主體文字是從左向右、先上后下均勻排成兩字一排而排列的,立碑時間及立碑者名字則是自上而下進行直寫的;
墳墓種類基本上也是兩種:即在世壽墳和亡故墳墓。
在世壽墳是指老年人尚在世,身體很健康時,挑揀生日或黃道吉日,提早一年或好幾年預先做好的墓穴,民間統稱為“做壽墳”,是子孫后代孝敬長輩,顯示長輩福氣很好的一種形式,是主動造墳。
亡故墳墓是指老年人即將病亡或亡故之后,才建造的墳墓和后立的碑石,民間統稱為“造墳墓”,是被動造墳。
二、做壽墳與造墳墓的區別
做壽墳與造墳墓是根據造墓主人是否在世或亡故的現狀而定,不但造墓叫法不同,而且碑文寫法也有所不同,其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:
1、造墓叫法不同:
在世建墳墓稱“做壽墳”。
亡故建墳墓稱“造墳墓”。
2、碑文主體文字最后兩字表述不同:
在世建墳墓,習慣上會寫上“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壽域”,最后兩字寫為“壽域”,不可寫“之墓”。
亡故建墳墓,習慣上會寫上“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之墓”,最后兩字寫為“之墓”,不宜再寫“壽域”。
3、碑文字體顏色不同:
在世建墳墓,碑文字體一律書寫成紅色,除非其子孫后代已有亡故者,則將亡故者名字寫成黑顏色。
亡故建墳墓,碑文字體中,有尚在世者,其姓和名字宜寫成紅色;亡故者的姓氏和名字應寫成黑顏色,以示在世與亡故之間的區別。
4、建墳儀式不同:
在世建墳墓,空墓穴中,兩穴中分別要放入數塊護磚,再加一瓶油,一瓶水,一個香爐,一個12生肖佛位,24個硬幣。每穴護磚放入塊數有幾個兒子(或子女)就放入幾塊護磚,即后代能一人分得一塊,待以后放入骨灰箱時,再拿回家,墊于米缸底下,以希望能保佑子孫后代家業興旺,人丁昌盛,護磚在放入前一天晚上,須在墳主家里供祭一夜。
亡故建墳墓,亡故的一墓穴中不再放入護磚,油、水、香爐,僅放24個硬幣,12生肖佛燒掉,佛灰拌和水泥混凝土中,作墓穴封口之用。當然如另一位配偶尚在世的話,造墳時,其墓穴中仍可放入護磚,一瓶油,一瓶水,一個香爐,一個12生肖佛,24個硬幣。